四川省“十四五”邮政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

日期:2021-10-13

来源:

【字号:

邮政业是国家重要的社会公用事业,是服务生产、促进消费、畅通循环的现代化先导性产业。邮政体系是国家战略性基础设施和社会组织系统之一,为国脉所系、发展所需、民生所依。“十四五”时期是我省奋力开启现代化邮政业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推进邮政强国建设和邮政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根据《“十四五”邮政业发展规划》《邮政强国建设行动纲要》和《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结合四川邮政业发展实际,制定《四川省“十四五”邮政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规划期为2021-2025年。

第一章 规划背景

第一节发展基础

邮政业务规模稳步增长。2020年,全省邮政业完成业务总量537.70亿元(按2020年不变单价计算为312.32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31.2%;实现业务收入326.68亿元,年均增长21.8%;完成快递业务量21.52亿件,快递业务收入223.16亿元,年均增速分别达34.5%和28.8%。快递业务量和收入在全国排名第十一、十,在西部地区排名第一。邮政业规模持续扩大,邮政业年服务用户的数量超40亿人次,带动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超百亿元,吸纳直接就业人数超10万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

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健全。邮政普遍服务的可及性、均衡性不断提升,快递服务遍布城乡并向村一级延伸,全省已整合建成5602个末端公共服务网点,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达到100%。全省快件处理中心分布进一步优化,新增南充、自贡等区域快件处理中心。邮件快件处理能力进一步提升,能够提供仓配一体化服务的快件处理中心达7个。交邮合作深入推进,积极探索客运班车代运邮件、快件。

服务能力质效明显提升。大力推进“邮政快递+电商+农特产品”服务模式,积极引导邮政快递企业对接当地农特产品,大力开拓农业寄递市场,发掘培育快递服务农产品销售“一地一品”项目,打造“快递+”金银牌项目,实现与电商、地方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形成集“产—销—运”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服务现代农业成效明显。攀枝花芒果、安岳柠檬、筠连土特产、自贡冷吃兔、甘孜松茸、会理石榴、苍溪猕猴桃等特色农产品通过寄递渠道销势良好。2020年收寄农特产品2亿余件,直接服务农产品产值超100亿元。加快推进快递与制造业协同发展,快递服务制造业由电子制造、白酒等产业向家纺、食品加工、服装鞋帽等更多领域推广,示范效应不断扩大。

产业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一批行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装备加快应用,电子签名技术、邮政光学字符识别分拣技术、RF无线智能终端、电子运单、“无人仓、无人机、无人车”等技术装备逐步试点推广,电子运单使用率达到99%以上。

产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许可流程进一步优化,邮政服务5项行政审批时间缩短至法定时限一半,快递许可平均办理时限压缩至23个工作日。施行快递末端网点备案制度,推广“网上办事+线下寄递”模式,邮政快递服务更加便民利民。行业法规政策和规划标准体系更加健全,四川省陆续出台《关于印发四川省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四川省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四川省推进交通运输与邮政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2019—2020年)》等文件,各市(州)人民政府也纷纷出台支持邮政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全省邮政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对外交流合作深入推进。加快在重点国家和重点地区的网络布局,四川跨境寄递、国际物流和海外仓的业务迅速增长。四川邮政跨境电商园区正式开园,中欧班列搭载国际快件出口。国际快递加快发展,截至2020年底,开通国际直封邮路达12条,荷兰、马来西亚两国邮政与中国西部地区的国际邮件由成都报关进出口经转。

邮政业在 “十三五”期间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还存在几个突出问题:一是分拨中心布局尚需优化,全省85%以上分拨业务都集中在成都市,由于缺少区域性分拨中心,服务效率和质量区域差距较大;二是服务质量和效率还需进一步提升,特别在优化业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客户体验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三是服务网络体系中“最后一公里”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快递进村与现有支撑能力的矛盾比较突出;四是行业安全监管压力日益增大,行业发展与治理体系能力不平衡,监管力量不足、手段单一、信息化水平较低等问题仍亟需解决;五是行业绿色发展还需要继续深入推进,治理完善包装废弃物等问题仍是邮政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所在;六是新技术、新模式推广运用力度不够,行业人才队伍建设质效有待提升,综合效率仍然相对偏低。

第二节发展形势

“十四五”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邮政业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也将发生深刻变化,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重大战略机遇叠加为邮政业发展拓展新空间。“十四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完成小康社会建设战略目标,向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起步期。“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新一轮西部大开放等国家战略加快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为四川邮政行业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不仅使邮政服务的需求量持续增长,同时也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拓展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交通强省建设为邮政业发展开创新局面。“十四五”期间,交通强省建设将邮政快递网纳入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的范畴,有助于推动邮政快递网深度融入交通网,将有利于优化邮政快递设施网络布局、提升邮政业运输效能、改善邮件快件运输组织方式、扩大寄递物品特别是农村邮件快件的收寄范围,推动国际国内寄递大通道更加畅通,为邮政业发展开创新局面。

新的技术创新为邮政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十四五”期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人工智能、无人机、冷链物流等技术的广泛使用,特别是在物流仓储、运输过程跟踪、监控、投递管理、退货等多环节开发更多的数字化服务,将深化邮政业与其他产业协同融合发展,提升供应链一体化的服务能力,为邮政业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重大体制改革为邮政业发展释放新活力。“十四五”期间,邮政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继续深入推进,邮政业法治建设和保障将进一步健全完善,系列支持邮政业发展的政策仍将继续实施,为我省邮政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释放极大政策红利、激发更强发展动力。

居民消费升级为邮政业发展形成新支撑。“十四五”期间,随着居民消费升级,将着力推动邮政业通过优化邮政快递服务网络,畅通寄递渠道,扩大高品质、便捷化、个性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为邮政业服务“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同时,我省邮政业高质量发展依然面临新的挑战:

一是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一方面作为主要客户来源的大型零售商,已开始提供针对卖家自配送订单的线上发货服务。另一方面,大型电商客户也开始建立自有物流仓库和社区包裹分拣中心,并通过自营配送,形成对邮政业务的巨大竞争。

二是创新转型发展要求迫切。四川地处内陆,货物运输80%以上依靠的是公路,铁路、航空运输相对滞后。与其他地区相比,四川邮政业货运成本高、运输时间长的劣势将在加快推进运输结构调整背景下不断放大。同时,邮政业绿色发展,对企业降本增效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是多重因素挤压利润空间。数字经济时代,电子替代服务使邮政函件量持续下滑,一方面使得邮政企业目前承受邮政普遍服务政策性亏损的压力,另一方面为拓展竞争性业务范围,需要进一步增加对邮政基础设施投资、人员聘用等,从而导致成本增加影响利润提升。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对邮政业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支撑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构建西部大开发新格局、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围绕省委省政府“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的战略部署,以推动邮政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邮政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新为第一动力,以提升服务质量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用邮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两进一出”工程实施为抓手,充分发挥邮政业基础性先导性作用,着力加强邮政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着力提升邮政行业现代化治理水平,持续推进普惠邮政、智慧邮政、安全邮政、诚信邮政和绿色邮政建设,推动我省由邮政大省向邮政强省迈进,全面建成与现代化经济强省相适应的现代邮政业。

第二节基本原则

坚持普惠协调,保障邮政普遍服务。加快推进全省邮政业从单极突出发展转向多点多极支撑,着力解决快递服务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特别是加强农村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及边远地区等的邮政业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健全普遍服务保障机制,巩固提升邮政普遍服务均等化水平。

坚持市场主导,巩固良好发展态势。尊重市场规律,在更好发挥政府在规划引领政策引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公开、公平、规范的市场准入制度,维护市场主体的平等竞争,进一步推进并强化不同市场主体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发展局面,提高竞争的效率和质量,共同推动全省邮政业优质、高效与共赢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加速实现动能转换。坚持需求引领和供给创新,将创新贯穿于行业发展各环节,鼓励企业科技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模式创新。以“互联网+”为方向,以产业间创新融合发展为着力点,加快由产品思维向用户思维转变,增强供给结构适应性、灵活性和有效性,推进各类邮政设施资源整合,提供更有弹性、更精准高质量的服务。

坚持安全发展,完善行业治理体系。以安全用邮、规范用邮、诚信用邮为基本准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构建企业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完善现代化行业治理体系,强化行业协会约束作用,着力解决非诚信经营、服务违规等突出问题,提升行业服务质量。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推行企业服务标准、质量管理和监督制度。

坚持绿色环保,加快绿色邮政建设。全面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发展观,推进新技术在邮政行业的应用,推广环保技术材料,推动运输节能减排,设施空间布局以存量设施整合提升为主、以增量设施补短板为辅,重点提高现有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实现绿色、低碳与高效发展,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邮政建设。

第三节发展目标

2025年,全省邮政业发展总体目标:服务能力、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发展不充分、不平衡局面明显改善,绿色、安全和创新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强业惠民走在全国前列。

1.行业规模不断增大。2025年,实现邮政业务收入(不含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55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1%左右;邮件快件业务量实现57亿件左右,年均增长11%左右;快递业务量实现42亿件左右,年均增长14%左右,快递业务收入实现395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2%左右。

2.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法定四项邮政普遍服务业务达到标准,邮政普遍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邮政营业网点覆盖更加全面、合理。快递物流园区、邮件和快件处理设施布局更加优化,城市末端服务网络和乡村网点设施更加健全,邮政寄递网络更加通畅。干线运输、分拨网络及城乡末端寄递体系更加完善。揽收分拣运输投递等环节的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绿色化水平继续提升。

3.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巩固提升建制村直接通邮水平,服务功能有效拓展,拥有较强生鲜冷链、医药等特殊产品寄递能力。快递企业服务时限达到规定标准,省内城市间快件48小时投递达95%,同城快件24小时投递率接近100%。

4.现代治理能力显著提升。推进法规体系、标准体系、政策体系和监管体系不断完善,寄递安全能力持续增强,高精准的风险防控体系不断完善,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零”发生,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节能减排广泛推进,清洁能源车比例达85%。

专栏1 “十四五”时期邮政业发展主要指标

类别

指 标

2020年

2025年

年均增速/增量[累计]

规模实力

1.邮政业业务收入(亿元)

326.68

550

11%

2.邮件快件业务量(亿件)

34.08

57

11%

3.快递业务量(亿件)

21.52

42

14%

4.快递业务收入(亿元)

223.16

395

12%

协调发展

5.建制村邮件周投递三次及以上比例(%)

90

>99

[>9]

6.建制村快递服务通达率(%)

67

100

[33]

服务水平

7.快递服务总体满意度(分)

77

≥80

[3]

8.直辖市、省会城市间邮件全程时限(天)

3

<3

-

绿色发展

9.可循环快递包装保有量(万个)

2

>15

[>13]

安全发展

10.邮件快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率(起/亿件)

-

-

[-15%]

注:[]内为五年累计数。

第三章 总体布局

第一节空间布局

全面贯彻落实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结合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围绕我省产业布局特点,在充分考虑各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各市(州)未来发展战略定位以及现有交通条件、地理区位等因素,充分依托现有综合交通网络和公路、机场、铁路、港口等综合交通枢纽,着力构建“一核、九辅、多点”的总体发展格局,形成结构优化、互联互通、衔接高效、覆盖全省、连接全国和通达世界的邮政快递开放立体网络。

优化成都“极核”。充分发挥成都陆空结合的交通主枢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优势,依托“四向八廊”战略性综合交通走廊、国际航空枢纽,进一步强化成都作为全球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和全省邮政快递主枢纽的核心地位。发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极核引领作用,加强成都-重庆-西安全球性国际寄递枢纽集群建设,推动邮政和快递服务网点、处理中心及作业枢纽设施同步配套,打造“中西部地区邮政快递枢纽”“面向亚欧的国际邮件快件集散中心”。

积极培育“九辅”。着力打造南充、绵阳、宜宾、广元(巴中)4个省级节点城市,加快建设快递专业类物流园区(快递仓配、分拨中心)。培育泸州、遂宁、攀枝花、达州等枢纽,重点支持物流园区、转运设施和快件分拨中心建设。发挥自贡高铁通道优势,加快建设专业物流园区,完善提升自贡快递物流园区分拨功能,打造连接川南渝西重要枢纽。

加快发展“多点”。深入实施“邮政在乡”“快递下乡”和“快递进厂进村”工程,加快省内其他市(州)和区位条件相对较好的县(市、区)及特色镇邮政快递物流节点建设,构建以“水公铁空”联运为特色的区域综合立体服务体系,服务地方特色农产品、优质酒业、电子信息业、装备制造业、先进材料业等,进一步促进制造、商贸、农产品和邮政快递业形成紧密衔接。

第二节功能布局

环成都快递区依托成渝发展主轴建设,充分发挥成渝铁路、内昆铁路和沪蓉、成渝、遂渝、成安渝、遂资眉、隆纳高速公路,以及成都天府机场的交通优势,发展成渝配套产业邮政快递中转,搭建环成都经济圈分拨配送网络,进一步促进商贸、农产品和邮政快递业的紧密衔接,打造西南地区快递增长极。

川东北快递区。利用达州、南充、广元、广安、巴中地处“川陕鄂渝”结合部的区位优势,充分发挥成达、襄渝、兰渝、广巴铁路和包茂、兰海、银昆、沪蓉、巴陕、南大梁高速公路,广元机场、南充机场、达州机场以及南充港、广元港的交通优势,加快提升嘉陵江、渠江的通航能力,打造“铁公水航”一体化的联运体系。促进邮政快递搭载铁路及航空运输网络服务区域电子信息业、装备制造业、先进材料业等,充分利用南充邮政快递中转地理优势,构建服务川东北经济区的中转枢纽点,培育形成省内新的增长极。

川南快递区。利用泸州、宜宾、乐山地处长江黄金水道和“川滇黔渝”结合部的区位优势,充分发挥成渝、内昆、成贵铁路和成渝、宜泸渝、成自泸赤高速公路,泸州机场、宜宾机场以及长江沿线港口群的交通优势,构建以“水公铁空”联运为特色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邮政快递搭载沿江运输体系,更好地服务特色农产品、优质酒业的发展,形成沿江增长极。

川西北快递区。利用甘孜、阿坝等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依托甘孜机场、九寨黄龙机场、康定、稻城亚丁、阿坝红原机场等航空运力资源,提升运输能力。加快邮政快递与旅游业协同发展,加快推进新都桥、稻城、汶川、茂县等地快递物流园区建设,打造具有藏族风情的医药、农特产品等产业,促进邮政快递更好服务藏区人民、完善乡村寄递网络,推动形成行业生态发展引领区。

攀西快递区利用攀枝花、西昌地处“川滇”结合部和雅安地处“川藏”结合部的区位优势,充分发挥成昆铁路和京昆高速公路,西昌机场、攀枝花机场以及金沙江的交通优势,加快与地方特色农业发展结合,依托寄递渠道推动农产品外销,形成攀西快递农产品增长极。

第四章 主要任务

第一节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夯实邮政服务能力

积极融入国家大通道建设。成都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承担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重大任务。结合四川省省外货物流量流向和国家综合运输大通道建设,积极融入交通强国、交通强省战略,融入“两纵三横”国家邮政运输通道,打造国内一流的公铁水空立体邮政运输网络。两纵:一条是从齐齐哈尔(哈尔滨)—北京—太原—西安—绵阳—成都—昆明;一条是从额济纳(呼和浩特)—银川—巴中—成都—贵阳—南宁—广州(海口)。三横:一条是沿长江北线从上海—南京—合肥—武汉—广安—成都—拉萨;一条沿长江南线从上海—杭州—南昌—长沙—重庆—成都—拉萨;一条是从福州—厦门—赣州—桂林—贵阳—成都—兰州(西宁)—乌鲁木齐。

加强省内快速通道建设。根据我省交通现状和邮政业情况,着力打造“两纵两横”通道体系,形成便捷的省内邮政快递运输体系。两纵:一条从达州(巴中)—南充—遂宁—成都—雅安,连接川东北经济区、成都和环成都经济圈,连通进藏门户,辐射攀西;一条从广元—绵阳—德阳—成都—眉山—乐山—凉山—攀枝花,连接川东北经济区、成都、环成都经济区和攀西经济区,形成北丝绸之路和南丝绸之路间最便捷的交通。两横:一条是从泸州—内江—资阳—成都—阿坝,连接川南经济区、环成都经济区、成都及川西北生态示范区,未来将直接连接青海甘肃,与欧亚大陆桥建立最直接联系;一条是从宜宾—自贡—资阳—成都—甘孜,连接川南经济区、环成都经济区、成都及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建成藏区通江达海大通道。

第二节完善城乡寄递体系,畅通寄递服务网络

提升干线运输网络。继续完善联通国内、辐射东南亚、南亚的邮政通道,加快建设成都至国内主要经济区域的货运航线,推进铁路运邮(快)件实现新突破,推动公铁联运、陆空联运衔接更顺畅。加快推进邮政网络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使其成为四川跨境货运运输主要通道之一,显著提升国际业务占比。进一步提高500公里以上运距空铁运输比重。

优化区域分拨网络。着力完善辐射云、贵、渝、藏的区域分拨网络、川内同城寄递网络。完善国际邮件处理中心布局,优化成都互换局作业能力。在成都双流、简阳、青白江、新都等地布局快递转运(分拨)中心、航空基地、仓储基地,在南充、自贡、眉山、绵阳、宜宾、泸州、广元(巴中)等地布局邮政快递转运(分拨)中心、仓储基地,拓展区域管理、冷链仓储、客户呼叫、跨境电商功能,推动快递物流园区转型升级为区域总部。支持邮政企业扩能改造,在21个市(州)及183个县(市、区)新建改建邮件处理中心(物流仓储中心)。完善航空港、铁路站场邮政快递接驳设施,减少邮快件上火车、上飞机短驳距离,提升多种运输方式衔接紧密性。

延伸末端收投网络。优化城市末端,加快建设城乡公共配送中心、社区配送站、智能自提柜、服务站等物流配送网络服务体系,设置社区末端集中取送点或智能快件箱(信包箱),推进小区集中投递,打破乡村社区“最后一公里”投递障碍。补齐农村寄递基础设施短板,新建、扩建县级邮政处理中心、快件中转集散中心,形成县域快递物流运营节点。鼓励有条件的县整合邮政、快递、商贸、农业、交通、供销等资源,建设县域电商公共仓储设施、快递物流园区。引导邮政、快递企业参与农产品仓储配送体系建设,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在农产品优势突出、产销量较大的特色产业村设立快递末端网点或季节性揽收点,服务农产品电商寄递。推动将村邮站纳入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强化电子商务、便民服务、收寄投递、自提服务等功能。到2025年底,全省建制村100%通快递,基本形成布局合理、配套衔接、融合共享的农产品寄递网络。 

专栏2  快递末端服务提升工程

支持快递企业或第三方在政府机关、高校、住宅小区、地铁站设置智能快件箱(信包箱)。鼓励住宅小区、机关事业单位、院校配套建设或提供适当场所,用于快件末端投递。集合农业、供销、交通、商贸、邮政、快递等公共资源,在现有物流资源和服务网络基础上,加大农村快递物流节点建设扶持资金投入,建设集客货运站点、农资配送点、村邮站和快递服务点等“多点合一、服务同网”的服务站点(含“网订店取”等合作建设站点)。鼓励建设与多个快递品牌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的快递超市,发展体验经济、社区经济、逆向物流等便民利商新业态。

第三节提升服务质效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提高邮政普遍服务能力。推动邮政普遍服务升级,缩短邮件全程时限,实现全程跟踪查询,提高农村和边远地区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党报党刊投递服务水平,切实做好义务兵平常信函寄递等特殊服务业务。强化邮政综合服务平台功能,加快“智慧邮政”建设,提供政邮合作等多样化服务。做好全省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后半篇”文章, 巩固和扩大乡镇局所整治成果,夯实“邮政在乡”基础,全面提升农村地区末端投递能力。

创新邮政快递服务模式。加速邮政服务创新升级,向服务生产与服务民生并重转变,推动快递企业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支持邮政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顺应共享经济和消费升级发展趋势,支持企业开展代收货款、合同物流、冷链快递、逆向物流等服务,提供从设计、生产、流通、销售、仓储、配送、售后及供应链金融服务于一体的“一条龙”服务体系,推动服务供给动态延展。引导末端资源与寄递需求高效衔接。加速快递服务创新升级,推动快递企业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鼓励邮政、快递企业利用自有资源平台,拓宽向教育、健康、养老、文化、旅游、体育等领域的服务,持续提升服务满意度。

提升邮政快递服务质量。实施品牌战略,配合完善行业安全和服务标准体系,深入开展服务质量专项整治工作,提升行业服务质量的软硬实力。加强服务质量监测,降低快件延误率、损毁率和丢失率,引导快递企业从价格竞争向服务竞争转变,有效降低邮政业消费者申诉率,稳步提高快递消费者满意度。指导邮政、快递企业加大标准化实施力度,培育标准化服务和管理邮政、快递品牌。提高快递服务透明度和服务时限,支持企业提供差异化高质量产品,鼓励企业采用“分仓+干线运输+落地配”的运营模式。积极推广邮政、快递保险业务,保障企业和用户权益。

推动邮政快递企业做大做强。鼓励企业之间加大战略合作、兼并重组,引导企业向差异化竞争转变,向专业化、品牌化、集团化发展,提升整体竞争优势。引导企业细化服务项目,向多元化中高端转变,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精细化的快递服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依托海外仓在境外建设快递物流分拨中心,发展跨境寄递业务。支持国内外资本进入省内快递市场,推动快递企业不断完善服务网络,做大做强。推进邮政快递企业转型升级,加快科技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模式创新,培育集电商、物流、新零售等为一体的新业态龙头企业。

第四节强化创新融合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提升邮政业创新能力。加强对行业科研的组织和引导,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形成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科研体系。提高生产环节的科技化程度,支持和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促进智能运输、分拣、安检、收投、客服等关键技术研发,推动加快成果转化。吸收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推动新技术、新设备在行业内广泛应用,鼓励企业加强智能分拣、机械化装卸、无人机投递等先进技术推广运用,提升邮政业自动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鼓励快递企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进库存前置、智能分仓、科学配载、线路优化,努力实现信息协同化、服务智能化,推动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

强化交邮融合发展。依托全省快速、便捷、高效、安全、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邮政业与交通运输体系深度衔接、协同创新。完善交邮一体化建设运营机制,推动邮政和快递基础设施与铁路、公路、民航枢纽的协同建设,扩大交邮业务合作。分类构建多层次集疏运网络,建立和完善能力匹配的铁路、公路等集疏运系统和邮政快递配送系统,实现邮件、快件运输的无缝化衔接,提升交通运输整体效率。着力建设国家物流枢纽,增强枢纽衔接功能,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有效降低快递物流运输成本。支持邮政、快递企业与铁路、民航等运输企业开展多方位合作,积极发展高铁快递和电商快递班列,实施“上机上铁”工程,扩大甩挂运输等先进运输组织方式在邮政业的应用范围。推动将乡村快递服务纳入乡镇综合交通服务,到2025年,打造1800个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

拓展产业服务空间。层次参与产业分工,大力实施“两进一出”工程,拓展“快递向外”业务,服务“四川特产”走出去。提升邮政业服务农村电商、跨境电商、零售新业态等的质量水平,推动与制造业、物流业、保险业、旅游业等关联产业不断融合,逐步健全合作发展机制,加强信息沟通、标准对接和业务联动,加快服务创新。推进冷链快递与电商融合,发展“生鲜电商+冷链宅配”服务。推动“寄递+电商+农特产品+农户”等模式,助力乡村振兴。支持企业服务教育、健康、养老、文化、旅游、体育等产业。支持重点企业发展供应链金融服务。带动专用车辆、货机、分拣、安检等关联产业发展。

专栏3 “两进一出”工程

“两进一出”工程是指推进快递进村、进厂和出海。

快递进村:统筹整合邮政、快递、电子商务、供销等资源,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推动邮政、快递企业服务“三农”经济,主动对接“一县一业,一村一品 ”工程,创新服务机制,促进“邮政、快递+特色农产品”合作不断深化,推动邮政等服务网点向产业基地延伸,拓展农产品、农资、农村消费品流通加工、仓储配送等功能,服务产地直销、订单生产等农业生产新模式,培育川果、川味等快递服务品牌,打造“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带动农村消费,促进农民增收。做好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依托“金通”工程推进交邮合作,推进快递进村。到2021年底,实现乡村快递服务基本渠道通达,在10个以上乡村运输金通工程样板县构建乡村客运网、邮快网、物流网、旅游网、商业网等五张网络;2022年到2025年,具备条件的乡镇实现运输综合服务站全覆盖、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实现村级物流节点全覆盖。乡镇运输综合服务站应具备农村客运、快递收寄、电商交易、信息查询等功能;村级物流节点应具有固定场所,配备相应设施设备。争创10个全国快递服务现代农业示范项目。

快递进厂:支持快递企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鼓励快递企业为工业企业提供商品配送、分销及供应链管理等服务,支持和鼓励快递企业与各地产业园区和专业市场的不断融合。推动邮政业与电子商务企业的战略合作,研发新产品、创建新模式,促进线上线下联动发展,建立营销、制造、物流等高效协同的生产流通一体化新生态。鼓励企业采购、销售、服务的数字化、在线化,培育供需高效协同的平台型服务体系。打造制造业年寄递业务量过亿、超1000万件、超100万件的寄递品牌。争创5个全国快递服务制造业示范项目。

快递出海:加快拓展东南亚、日韩、欧美、俄罗斯等重点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推动进出口寄递业务量双向提升。大力发展航空物流枢纽,推进中欧班列运邮常态化,构建国际寄递物流供应链体系,加快快递出海,拓展国际寄递业务。

    第五节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优化行业发展环境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深化邮政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行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继续扩大有效供给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释放内生动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制造业转型升级,支撑农业现代化,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提升生产流通消费整体链条的运转效率。着力解决邮政业末端、国际、绿色、安全等短板弱项,增强供给能力。

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简化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程序,实行快递末端网点备案常态化和分支机构备案程序简化。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切实提高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持续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施“两库一清单”动态管理,加强对随机抽查事项审查和闭环管理指导。支持邮政企业进驻各地政务服务大厅,进一步推广“网上办事+线下寄递”模式,助力“不见面”审批,积极探索寄递申办政务服务业务的新模式。推进快递车辆通行政策落地。推进邮政领域大数据应用共享,持续提升政务公开制度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坚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完善市场机制,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强行业制度供给。持续推动邮政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推动邮政普遍服务与竞争性业务分业经营。培育壮大企业,支持企业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途径,实现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打造若干规模大、影响力强、品牌价值高、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加快引资引智,支持国内、国际快递企业总部、区域总部、服务功能设施在我省布局。

第六节持续扩大开放合作,拓展发展“新空间”

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邮政快递协同发展。推进邮政快递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现代产业协作共兴、两进一出协同共进、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建设一个枢纽:全面推进成都核心邮政快递枢纽建设,依托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设全功能邮件处理中心,依托中欧班列(成都、重庆)建设内陆国际物流中心和亚欧铁路货物分拨中心,拓展国际运邮渠道,打造跨境电商综合物流服务平台。到2021年底,天府国际机场成都航空邮件处理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建强一张网络:打破行政区划组网,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运输网、国际航空门户枢纽,在川渝毗邻地区建设若干区域分拨中心,着力提升基础设施联通水平,提升寄递网络运转效率,实现成渝毗邻地区当日达、最快6小时寄达。建强“川渝大同城”寄递网,大力发展川渝同城寄递业务。优化成渝邮路和作业组织,提升党报党刊当日见报率。建好一个体系:推进“区域仓储+干线运输+分拨节点+城市配送+县乡村物流”体系建设,为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大经济环节,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稳定高效的邮政供应链保障。强化邮政快递末端基础设施公共属性,建立集电商服务、交通运输、邮政快递等为一体的县(市、区)物流中心,街道、乡镇公共寄递服务站,村、社区取送点,推进智能快件箱(信包箱)等末端设施建设。完善协作机制:建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联席会议制度、专项工作机制和信息通报制度,完善区域协同发展和监管联动机制。推动川渝两地合力整治区域内流动违法行为。推动川渝地区有关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加强邮政快递业相关专业建设,加强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加强川渝邮政管理干部联合培训和交流锻炼。

优化国际邮件处理中心布局。提升成都互换局作业能力。以中欧班列及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战略为契机,促进寄递服务与跨境电子商务联动发展。支持邮政企业开展跨境寄递业务。以国家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跨境电商服务试点城市、国际运能发达城市等为重点,依托航空枢纽、铁路口岸等交通基础设施,调整完善国际邮件处理网络,加强业务处理能力建设,推动建设泸州、南充、绵阳等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

提升运输能力和通关效率。推进中欧班列运邮快件,推进蓉新运邮及实现“蓉欧快铁”双向常态化稳定运行。支持和促进蓉(渝)穗、蓉沪“铁水”联运班列增收上量,支持“蓉亚班列”开行,打造成都通往中亚各国的铁路国际联运新通道。推动完善通关机制,共同推动电子数据交换、关税电子支付、7*24小时通关、移动清关、预清关等服务,推动建立邮件、快件电子通关系统。优化快件安检、配载流程,完善快件绿色通道。加强禁寄禁运品范围的有效衔接。

加速企业国际化发展。加快拓展东南亚、日韩、欧美、俄罗斯等重点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推动进出口寄递业务量双向提升。引导快递企业布局跨境电商业务,支持企业“抱团出海”。支持本土快递企业加强与国际企业的合作,通过自建、合作、兼并等方式,在境外依法开办快递服务机构,设置快件处理场所、海外仓,完善国际快件航空运输网络规划布局,不断提速国际网络建设,共同构建风险可控、安全可靠、通达广泛的国际寄递物流网络,持续增强国际竞争力。

第七节完善行业监管体系,保障安全规范运营

提升行业治理能力。更好发挥邮政管理部门作用,不断完善行业监管体系。积极强化各级邮政监管机构自身建设,加强部门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培训,推进新业态前沿研究,不断提升监管能力水平,健全邮政业监管支撑体系。进一步完善“互联网+监管”平台功能,促进监管规范化精准化智能化透明化。推动跨部门、跨层级、跨业务的监管信息应用与共享,加强与公安、交通运输、海关、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动,构建齐抓共管、协同高效的寄递市场监管机制。进一步发挥社会监督、舆论监督作用和行业自律作用。积极推进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探索推广包容审慎监管行业新业态新模式,引导集团总部、平台型企业参与协同治理。

加强行业安全监管。健全安全责任体系,全面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政府安全监管责任和用户安全用邮责任。推进绿盾工程和安全支撑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安全监管能力。实施寄递渠道安全综合治理,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跨部门、跨区域协作配合,实现安全监管无盲区无例外。完善安全监管支撑机构,建立健全安全监管与执法机构,完善执法装备与设备。引导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建设,健全完善安全管理内控制度,加大安全生产技术设备投入。加强用户信息安全管理。加强寄递安全宣传引导,提升寄递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和用户安全用邮意识。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建立省级邮快件快速响应渠道和应急通道机制,提高邮件快件网络应急实施效率。完善快递仓库应急储备转换需求,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

推进法治邮政建设。坚持依法行政,提高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升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健全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着力抓好邮政业法律法规的宣传落实,推进邮政行业监管、邮政普遍服务、快递服务、行业安全管理等标准和配套制度的落地落实。加强队伍建设, 强化行政执法人员法制培训工作,切实提高邮政管理系统执法人员专业素质。推进“八五”普法,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规范行政处罚行为,完善行政执法监督程序,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手段。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的监督和保障机制。强化邮政业用户申诉处理机制建设。

第八节推进行业绿色发展,筑牢持续发展根基

完善绿色邮政发展机制。建立健全邮政业环境污染治理政策体系,省级政府与市县政府分别承担本级层面的邮政业环境污染治理,协调多方共同发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社会共同参与、部门联合监督管理的绿色发展格局。推广与绿色理念相适应的快递包装、快递运输标准体系。建立健全邮政业绿色发展统计指标,开展绿色发展评估、监督。加强绿色邮政发展理念宣传引导,加大对节能环保先进技术应用的教育培训。

提升绿色发展水平。推进邮件快件包装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提高资源再利用和循环利用水平。鼓励开发和推广应用符合行业实际的低碳环保技术装备。引导企业使用符合环保标准的包装,减少包装物料用量,杜绝过度包装。鼓励企业参与社会化包装回收体系建设,建立包装物共享使用平台,建成覆盖城乡的快递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鼓励企业建立健全快递包装箱有偿回收机制,提升寄递用户对行业绿色环保工作的支持力度,提高邮件快件包装箱可循环率。加快运输组织调整,推广多式联运、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降低运输能耗和排放。推动实现处理场所、仓库、园区等建筑的绿色设计、施工和运行。

专栏4 “绿色环保”工程

推进邮件快件包装绿色化、减量化,提高资源再利用和循环利用水平。建成1万个快递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推广使用城市配送新能源车辆。

  保障措施

第一节坚持党的领导

发挥党在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党在邮政业发展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确保邮政强国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完善工作推进协调机制,通过综合交通建设和运输协调领导小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厅际联席会议等机制,推进交通运输、商务、经信、农业农村、供销、口岸物流等相关方面资源共享、政策衔接,协调推进各地区工作落实,及时处理需要跨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各市(州)人民政府按照规划要求,出台相关政策支持邮政业的发展。

第二节强化队伍建设

发挥邮政行业各级党组织,特别是非公企业党组织的职能作用,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深入推进快递工程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和技能提升培训,推动从业人员素质提升,打通就业晋升渠道,推动中、高级快递工程师人数稳步上升,鼓励企业建立职称评审成果与企业薪资、职位挂钩的内部评价机制,构建职称评价运用体系。加强与有关院校、研究机构的合作,推进快递工程技术人员职称评审,提升行业从业人员专业能力。引导社会资本举办邮政行业相关职业院校,支持有条件的快递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激励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加强与邮政行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专业建设,支持职业院校开设邮政、快递相关专业,培育高素质的邮政快递企业管理人才、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对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采取猎聘等市场手段从区域外、海外精准对接引进。发挥工会等群团组织作用,通过“小蜜蜂”热线等渠道畅通诉求反映,加强薪资、社保、职业发展等待遇落实。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引导企业规范用工,保障行业从业人员合法权益。

第三节强化要素保障

财税引导政策。严格落实交通运输领域中央和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有关精神,省内邮政公共服务由省(含中央驻川企业)、市(州)、县(市、区)财政根据各自管理范围共同支持本地邮政业发展。规范有关财政资金使用管理,加大对薄弱环节、关键领域、重点区域的支持力度。落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企业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按照规定减征企业所得税。邮政行业相关企业进口自用设备可按国家规定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各市(州)要将大力发展农村物流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相关专业规划,鼓励地方设立农村物流发展产业基金,支持农村末端寄递物流设施和网络建设。各地在旧城改造和新建小区时,应统一规划配套建设城市公共配送中心、智能快件箱、存取点、村邮站和乡镇社区配送站,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此进行项目补贴。

土地支持政策。各级政府在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时,要充分考虑邮政行业用地布局需求,合理保障邮政行业用地。支持将邮政行业项目(专用物流园区等)纳入省重点项目。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邮政行业项目,可以划拨方式供地,鼓励采取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年期方式供应项目用地。

金融扶持政策。积极推动政府专项债发行,加大对邮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加大对邮政、快递行业的支持力度,创新适合邮政、快递行业发展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扩大业务规模。鼓励各类创业投资机构和融资担保机构对邮政、快递行业创新型新业态、小微企业开展业务。支持符合条件的邮政、快递企业在多元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中进行直接融资,通过企业债、公司债、中小企业私募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及信托工具等,加强债券市场对相关企业的支持力度。

第四节加强监测评估

建立监测体系。监测评估工作由领导小组统筹领导,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由省邮政管理局牵头建立全省邮政行业统计监测制度,专家咨询委员会提供技术支撑。监测工作以现有统计数据为基础,进一步完善统计监测体系,依托互联网和大数据,对各规划主要指标(包括结果性指标、个人和社会倡导性指标、政府工作性指标)的年度完成情况,各项任务的落实情况进行月度、季度、年度监测,及时发现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完善考核体系。将邮政快递末端基础设施、绿色发展等规划、建设、运营纳入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建制村调整改革成效监测评估指标内容,强化地方政府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加强规划实施评估,推动各项目标任务落地。

相关解读:《四川省“十四五”邮政业发展规划》解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四川省邮政管理局